美国总统特朗普于7日宣布,自8月1日起,美国将对来自日本、韩国等14个国家的进口商品加征25%至40%不等的关税。这一决定迅速引发了全球市场的震动。
此次加征关税涉及的国家包括:日本、韩国、马来西亚、哈萨克斯坦、南非、老挝、缅甸、突尼斯、波黑、印度尼西亚、孟加拉国、塞尔维亚、柬埔寨以及泰国。根据白宫公告,这些国家被选中的理由通过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“真实社交”上发布的信件传达给了各国领导人,并强调此政策不会影响其他行业现有的关税安排。
具体税率如下:日本、韩国、马来西亚、突尼斯和哈萨克斯坦为25%;南非和波黑为30%;印度尼西亚为32%;塞尔维亚和孟加拉国为35%;泰国和柬埔寨为36%;而老挝和缅甸则高达40%。
特朗普在信中警告称,如果相关国家以提高关税作为回应,美国也将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上调税率。然而,他同时也提出了解决方案——若这些国家选择在美国设厂生产,则可免受新关税的影响。此外,如果这些国家愿意开放市场并取消贸易壁垒,未来也可能调整其关税水平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特朗普政府继今年4月初实施所谓“对等关税”后的新一轮行动。尽管此前由于多方压力,部分国家的加税计划被推迟90天执行,但此次白宫决定将最终执行日期定为8月1日。
面对这一变化,美国财政部长在接受CNN采访时指出,未能在宽限期内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将自动恢复到4月份公布的“对等关税”水平。这直接导致了美股主要指数的普遍下跌,市场情绪再次趋于谨慎。
对于正在寻求国际市场发展的中国企业而言,特朗普的这一决策无疑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,尤其是在东南亚、南亚及中东欧地区有业务布局的企业。为了应对这种挑战,业内专家建议企业应尽快评估供应链布局,考虑本地化生产和多元化市场策略,以此来降低潜在的风险。